{{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Cubase 全系列6折特價$1860起!!限時優惠中!!

加入會員就送$500購物金!滿2萬再送好禮!

開學季促銷開跑!消費滿$5000折$500!

最新消息

2025-09-18
你會需要購買 AutoTune Pro 11 嗎?完整功能分析與 Pro / Artist 比較

在眾多插件中,Antares 的 AutoTune 非常廣為人知。這套工具在 90 年代末因 Cher 一首歌而聲名大噪,也正是那一刻 AutoTune 開始成為「歌唱界的 Photoshop」。自推出以來,AutoTune 經歷多次改版與優化,甚至曾經以 Antares Vocal Processor AVP-1 的硬體機架形式短暫登場。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比較最常用的兩個版本:AutoTune Pro 11 與 AutoTune Artist,幫助使用者挑選適合自己需求的版本,實現完美音準修正。 AutoTune Pro 11對許多工程師而言,「AutoTune」通常就指這個版本 。它提供了業界領先的音準修正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新增了 Harmony Player 、精準編輯用的圖形模式以及其他增強功能。除了其標誌性的強力音高量化效果外,AutoTune Pro 11 現也支援現代與經典兩種 AutoTune 效果風格。 AutoTune Pro 11 主要特色業界領先的音準修正功能現代與經典 AutoTune 效果模式四聲部和聲播放器(Harmony Player)支援 Smart MIDI 硬體映射圖形模式支援精密編輯ARA2 整合:支援 Logic、Studio One、Cubase、Nuendo AutoTune ArtistAntares 的 AutoTune 系列中與 Pro 11 最接近的版本是 AutoTune Artist。它可提供與 Pro 11 類似的音色,但功能更為精簡,針對即時演出場景進行最佳化。AutoTune Artist 強調極低延遲的即時音準修正,在經典模式下延遲低於 1 毫秒,非常適合現場使用。雖然音色種類略少,但對於手提電腦演出的音樂人來說,這種取捨是值得的。與 Pro 11 相同,AutoTune Artist 提供雙模式選擇:預設模式與經典模式。在經典模式下,會關閉 Formant、Transpose 與 Flex-Tune。 AutoTune Artist 主要特色操作簡單易用為即時演出優化提供預設與經典 AutoTune 模式控制自然人聲效果即時 MIDI 與顫音控制 AutoTune Pro 11 值得入手嗎?除了上述兩個主力版本,Antares 另外還推出了:AutoTune EFX 10:提供更完整的人聲製作工具組AutoTune Access 10:作為 AutoTune 系列的入門版本,價格親民AutoTune Hybrid:專為 Pro Tools 與 Avid DSP 硬體(如 Carbon、HDX)設計的 DSP 音準修正插件,支援原生與 DSP 間無縫切換不過,從控制力與精度來看,AutoTune Pro 11 與 Artist 是最優的選擇。而 Pro 11 因為支援 Logic、Cubase、Studio One、Ableton Live 等多數主流 DAW,可說是進階用戶的首選該選哪一個?功能項目AutoTune ArtistAutoTune Pro 11易用性操作簡單,針對現場最佳化完整功能組,學習曲線較高是否針對現場演出設計是 — 極低延遲否,偏向錄音室使用模式切換預設與經典 AutoTune現代與經典 AutoTune自然人聲控制有提供透明修正與風格化選項MIDI/顫音控制即時控制智慧 MIDI 硬體映射,MIDI 功能更多進階調音功能僅限預設模式完整支援所有進階音準控制和聲生成功能無四聲部和聲產生器圖形編輯模式無有 — 精細音高編輯ARA 整合無有 — 支援 Logic、Cubase、Studio One 等價格訂閱制 或 10,650元購買永久授權訂閱制 或 14,000元購買永久授權 目前兩款的價格非常接近,因此不該用價格來做決定,而是以「功能導向」作為選擇。如果你同時需要舞台與錄音室用途,可以考慮選擇 AutoTune Unlimited 訂閱方案。如果你主要是在舞台上,那就選 AutoTune Artist若你每天都在錄音室裡處理音樂工作的話,那麼選擇 AutoTune Pro 11 絕對是毫無懸念的答案。 商品頁面:AutoTune ArtistAutoTune Pro 11

Read More
2025-09-18
Ableton Live 12.3 開放 Bata 測試版:加入 Stem 分離、Splice 整合與 Push 3 全新功能

Ableton Live 12.3 開放 bata 測試版,這次更新帶來 Stem 分離、Splice 整合,以及 Push 3 上的重大新功能,包括支援 class-compliant 錄音介面等實用進化。不久前 Ableton 才剛推出了 Live 12.2,帶來了許多新功能與改進。馬上 Live 12.3 也緊接其後,開放 Beta 測試,並且次更新的內容相當值得注意。 Live 12.3 更新重點其中一大亮點,是 Live 12 Suite 與 Push 3 Standalone 現在具備 Stem 分離功能。只要點擊幾下,你就能從任意音訊中分離出人聲、貝斯、鼓聲與其他樂器音軌,無論是在編曲模式、Session 模式或瀏覽器中皆可使用。 此項現代化功能由 Ableton 與 Music AI(Moises 的開發者)合作打造,讓取樣與混音工作進入全新層次。 Splice 整合另一個重點是:Ableton Live 12.3 現已與 Splice 整合,可直接從 Live 的瀏覽器中存取完整的 Splice 音色資料庫(需具備有效訂閱)。透過全新 Search with Sound(聲音搜尋) 功能,你可以錄製專案中的音訊,或將剪輯拖曳到 Splice 面板,Splice 就會自動比對出節奏與和聲相符的取樣素材。 擴充的 Bounce to New Track 功能在 12.2 推出的「匯出至新音軌」功能,在 12.3 中再度擴充:現在你可以整組匯出群組音軌,包含所有處理效果,轉成新的音訊軌Paste Bounced Audio 功能允許你將複製的剪輯或選取範圍,貼上為渲染後的音訊檔,可插入任何音軌 全新 A/B 比較模式與 Auto Pan-Tremo 裝置Live 12.3 現在讓所有內建樂器與音訊/MIDI 效果器 支援 A/B 比對,快速比較兩組設定,提升混音效率。全新改版的 Auto Pan-Tremo 裝置 可為音軌加入空間感與節奏感:採用全新分頁式介面,可在 Panning 與 Tremolo 效果間切換提供更深層的調變控制與更廣的節奏控制模式現已納入 Ableton Move、Note 與 Live Lite 各版本中 全新與改良的音色包Live 12.3 推出全新與優化音色包,提供多款直覺且富音樂性的工具,例如大家喜愛的 Sting Acid Bass 節奏生成器。Live 12.2 的 Expressive Chords Pack 新增 Chord Edit 編輯模式,可轉調、學習與輸入自訂和弦Live 12.1 的 Sequencers Pack 則加入可重複使用的編曲配置支援 Push 3 Standalone 專屬更新Ableton Push 3(MIDI 與 Standalone)也迎來更新Stem 分離、群組匯出與改良的裝置皆可於 Push 上使用Push 3 的 pad 現在可進行 XYZ 三軸表現控制:指尖滑動控制參數變化壓下 pad 可觸發 Punch-in 效果另一手則可繼續演奏音符所有裝置皆預設提供音樂性強的控制映射,也可建立自訂 rack 與 macro節奏生成器 Drum Rack 模式 現可直接於 Push 上演奏觸控式逐步編輯功能 可單獨或批次調整音符力度Push 3 Standalone 現支援 class-compliant 錄音介面: 擴充輸入輸出使用錄音介面的麥克風前級錄音搭配 DJ 混音器現場演出Note 與 Move 裝置更新Ableton Note 推出 v1.5 更新,內含 App 內購解鎖功能,可全面自訂 Drift 合成器參數(震盪器、濾波器、包絡等)。Ableton Move 推出 v1.6 更新,新增功能包括:可反轉 Drum Rack 取樣(於 Sample Option 選單中)新增 Sliced Loop 預設音色,包含鼓、吉他、鋼琴等可透過 Move Manager 將 Live 與 Note 專案上傳至 Move 裝置 商品頁面:Ableton Live錄音軟體

Read More
2025-09-15
【macOS 26 Tahoe 相容性總整理】音訊工作者必看!

Apple 在 2025 年秋季發表會正式推出 macOS 26 Tahoe,這次更新不僅帶來全新「Liquid Glass」設計風格,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 Intel Mac 即將全面退場。如果你是音樂製作人、錄音師或任何專業音訊使用者,這篇文章將是你在升級前最重要的查核清單。我們將整理支援的 Mac 型號、DAW 與插件的相容性,以及 FireWire 裝置的未來。 為什麼從 macOS 15 跳到 macOS 26?Apple 為了統一產品版本編號(macOS、iOS、iPadOS、watchOS、tvOS、visionOS),將 macOS 直接從 15 跨越到 26。 macOS 26 Tahoe 支援的 Mac 型號總覽✅ 支援的機型:MacBook Air(2020 年以後,Apple Silicon)MacBook Pro(2020 年以後,Apple Silicon)MacBook Pro 16 吋(2019,Intel)MacBook Pro 13 吋(2020,Intel,四 Thunderbolt 3 埠)iMac(2020 年以後,Intel & Apple Silicon)Mac mini(2020 年以後,Apple Silicon)Mac Studio(2022 年以後)Mac Pro(2019 年以後,Intel & Apple Silicon)❌ 不支援的機型(注意 Intel 機型大幅減少):MacBook Air 2020(13 吋 Retina)MacBook Pro 13 吋/15 吋(2018~2020 多款)iMac(2019 年 21.5 吋與 27 吋 Retina)iMac Pro(2017)Mac mini(2018)結論: macOS Tahoe 是 Apple 最後一版支援 Intel 處理器 的作業系統。下一版 macOS 27 開始,僅限 Apple Silicon 裝置才能升級。 Rosetta 2 也即將退場:Intel App 相容性限期倒數Rosetta 2 是 macOS 上讓 Apple Silicon 能執行 Intel App 的關鍵轉譯技術。Apple 已明言:「Rosetta 將於未來兩版 macOS(26、27)後退場。」代表 Rosetta 最多只會維持到 macOS 27(2026 年),且逐漸縮限功能,只保留對特定舊遊戲或工具的支援。 【重要】建議暫緩升級:多數音訊軟體尚未支援 macOS Tahoe雖然 Apple 自家 Logic Pro 已於首日支援 Tahoe,但目前其他主流 DAW 如 Ableton Live、Cubase、Pro Tools、FL Studio,及插件如 iZotope、Waves、Native Instruments 等,大多尚未宣布支援狀況。升級前請三重確認:你的 DAW 是否已宣布支援 macOS 26?所有 VST/AU 插件是否支援新系統?音訊介面驅動與其他硬體控制軟體是否正常?只要其中有一項沒確認,就不建議升級。 FireWire 正式終結:macOS Tahoe 徹底移除支援從 macOS 13 Ventura 開始,Apple 就已停止內建 FireWire 驅動。而在 macOS 26 Tahoe,FireWire 連接已完全無法使用,包含錄音介面、硬碟、DV 影像擷取等皆受影響。 各品牌回應:Apogee Digital停止開發 FireWire 軟體支援,最終支援版本為 OS X 10.10 Yosemite。PreSonus最後支援 Universal Control 版本為 v3.6.0,建議停留在舊系統使用。Prism Sound強烈警告:勿升級到 macOS 13 Ventura 或更新系統。RME在論壇確認:macOS 26 Tahoe 中 已刪除 AppleFWOHCI FireWire 驅動,即使使用轉接器也無法啟動 FF400/FF800 等裝置。👉 結論: FireWire 使用者 請立即考慮替代方案(USB-C、Thunderbolt 音訊介面),避免系統升級後無法使用原有裝置。 macOS 26 Tahoe 重點新功能快速整理功能說明Liquid Glass 設計全新半透明介面,選單列與 Dock 更現代控制中心大改版可自訂排列與固定控制項,支援第三方擴充Live Activities類似 iPhone 的即時資訊顯示功能導入 MacSpotlight 搜尋升級支援智慧排序、App 操作與捷徑觸發Apple Intelligence 結合可整合 ChatGPT、執行 AI 任務與自動化操作全新 Safari加載速度快 50%,影片續航多 4 小時新版訊息、備忘錄、照片 App全面設計翻新,支援更多同步與標記功能無障礙強化加入車內暈眩模式、點字支援、放大鏡等功能 Intel Mac 使用者還能撐多久?依 Apple 慣例,macOS 通常提供 3 年安全更新支援,因此:最後一版 macOS:2025 macOS 26安全更新預計至:2028~2029 年Intel 裝置使用壽命約可撐到:9 年以上 專業音訊工作者應如何面對 macOS Tahoe?建議等待所有音樂軟體與硬體明確支援後再升級。FireWire 使用者應立即評估設備汰換計畫。若使用 Intel Mac,請注意這可能是你的最後一版 macOS 升級機會。

Read More
View All

新品到貨

FAQ常見問題

1.商品有現貨嗎?多久可以收到貨?

2.網站購物有鑑賞期嗎?

3.如何辦理退換貨?退款時間多久?

4.網站購買軟體可以開立發票嗎?

5.商品維修的運費要自行負擔嗎?

6.如果收到商品品項或數量有誤?

反詐騙須知

訂閱優惠訊息

訂閱以獲得最新優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