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想在家中或房間裡貼吸音棉,有人是覺得房間回音太大、有人是音樂創作所需、有些人可能是為了隔音。但其實貼吸音棉是有方法的,如果只是單純把房間貼滿吸音棉的話倒不如不要貼更好,因為從各個角度來看,將房間貼滿吸音棉實際上無論是對吸音還是隔音都沒什麼幫助。

 

除非你決意想把整個空間的回音消除得一乾二淨,完全不想聽到任何回音的話,那勉強還說得過去,但實際上也不用貼滿整面牆壁就能達到差不多的效果。如果你是為了音樂創作,整個空間貼滿吸音棉會吸收太多聲音,導致你聽到的聲音變得乾癟,沒活力,也會影響創作的判斷。如果是為了隔音那就更浪費了...因為吸音棉實際上能達到的隔音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與其花一堆錢將整個房間貼滿吸音棉,不如把錢拿去改裝隔音窗或隔音門、甚至是為牆壁做隔音工程。

 

所以很多人再問說吸音跟隔音到底是不是一樣的東西,在這裡可以很明確地跟大家講:完全不是

 

吸音與隔音的差別

吸音原理

吸音是為了減少空間的回音,所以大多使用棉類多孔材質,讓聲波能夠進入吸音棉內部,並在吸音棉內部不斷反射,在過程中能量一部分會被吸音棉吸收,一部分會被轉化成熱能。用這方法降低聲音的能量,使回音更快速消散。

 

隔音原理

隔音的主要目的是阻隔聲音穿透,材料的選擇上會盡可能選擇重量較重且不易吸收聲音的材質,透過不同材質不同密度的方式降低聲音穿透力,因此棉類材質本身在隔音的效果就比較差。隔音棉這種產品的名稱容易誤導消費者,誤以為貼了他就能增加房間隔音,但實際上想要有效改善隔音最好的方法還是改變房間的牆面材料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吸音棉要怎麼貼?

在了解了吸音與隔音的差別後,大家最想知道的應該就是吸音棉到底要怎麼貼了。假如你是想貼在聆聽室或工作空間(尤其是音樂類)的話,首先你要先決定你的聆聽位置以及找出喇叭與牆面的第一反射點

圖片來源:vicoustic
圖片來源:vicoustic

圖片中紅色的線代表直接透過喇叭傳到你耳裡的聲音,棕色的線則是代表先傳到牆壁後再反射到你耳裡的第一反射音。

第一反射音會影響音場的立體成像,可能會造成聲像偏移或變寬,進一步影響空間感,這對聆聽有著很明顯的影響。

要改善第一反射音主要使用吸音材料,以提升聲音細節與清晰度。可以使用:Auralex Studiofoam Wave 波浪型吸音棉

常見的音場問題有兩種:多重回聲(Flutter Echoes)房間駐波(Room Modes)

為了達到更平衡、準確的聲音表現,這兩個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

  • 降低多重回聲,避免聲音模糊或干擾感知
  • 控制房間駐波,改善低頻過度聚集或削弱的情況

 

多重回聲(Flutter Echoes)

圖片來源:vicoustic

多重回聲是由聲波在平行且具反射性的表面之間(如牆面、地板與天花板)來回反射所造成的重複聲音反射現象。這類回聲會干擾對聲音的感知,因此在聆聽的空間中,必須妥善處理與避免多重回音的產生。

想降低多重回聲,有下面這些方法:

  • 在房間內適當分布聲學處理材料
  • 避免出現大面積、平行且未經處理的反射面

處理第一反射音與控制殘響時間的同時,其實也有助於減少多重回聲的產生。所以這些處理策略往往能一併改善整體音場的穩定性與清晰度。

圖片來源:vicoustic

能夠像上圖一樣,在每隔一段距離的牆面上貼上一些吸音板,來減少多重回聲的產生。

 

房間駐波(Room Modes)

駐波會導致低頻在特定區域出現過度衰減或增強的情況。這種現象可能會在空間的三個方向(長、寬、高)上產生。

圖片來源:vicoustic

為了改善空間的低頻響應,建議可以在角落處安裝低頻陷阱(Bass Trap),這些位置通常是房間內聲壓最集中的區域。透過安裝低頻陷阱,可以有效控制駐波效應,並提升整體空間的聲學平衡,讓低頻更精準、扎實且不混濁。

推薦可以使用:Vicoustic Super Bass Extreme Ultra 超級低頻陷阱

像上圖一樣將低音陷阱放置在房間角落便能有效的吸收低頻,降低空間中的駐波。

 

上圖為貼完吸音棉後的範例圖,看完這篇文章應該能夠讓你更了解吸音與隔音的區別,以及更知道該怎麼自己在家貼吸音棉!趕快自己打造屬於你自己的聆聽空間吧!

 

延伸閱讀:什麼是監聽喇叭?一篇文章讓你搞懂!2025年監聽喇叭挑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