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座小島孕育了許多出色的混音器製造商,而 Audient 則是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 ASP 混音控台在日益數位化的世界中為類比技術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並受到歡迎,除了提供了我們對大型混音控台所期望的功能,而且價格也非常的經濟實惠。Audient 也從這些混音控台衍生出技術,應用於機架安裝的麥克風前級擴大機和 iD 系列的 USB 錄音介面,他們最新的產品 iD48 在某種程度上將這兩條產品線結合在了一起。

 

 

輸入與輸出

之前的所有 iD 型號都是桌面裝置,但這次的 iD48 是一個 1U 機架安裝配件。它繼承了其他 iD 型號的時尚深灰配色,但就前面板配置來看,它更像是 ASP880 八通道前級擴大機的近親。不論如何,iD48 的做工品質非常完美。然而,默認狀態下它不會顯示任何東西,只有當你按下按鈕或有訊號通過時,才會亮燈表示它已經開啟。

 

iD48 擁有八個麥克風前級擴大機,所有輸入都通過後面板的 XLR/TRS 組合插座進行傳輸。前兩個通道還有前面板的自動感應高阻抗輸入,適合吉他使用。與 Audient 更平價的 EVO 系列不同,iD48 的增益是通過類比電位器設置,並且幻象電源是通過實體開關以每通道啟用。因此增益設定無法被記憶,也不具備自動增益功能。相較之下,輸入減衰、相位反轉和 100Hz 高通濾波器則是數位切換的,使用前面板按鈕或 iD 軟體進行操作。10dB 可切換增益僅能在數位區域中操作,且只能通過軟體存取。每個通道的輸入計量僅包含兩個 LED 指示燈。

 

 

在輸出方面,iD48 配備了兩對平衡訊號插孔的專用監聽輸出,以及前面板的兩個耳機輸出。這些監聽輸出通常由前面板的大型音量旋鈕(帶按壓功能)控制,並搭配四個相關按鈕,處理「主控部分」功能,例如喇叭切換、對講、靜音、衰減和單聲道折疊。兩個按鈕可在軟體中分配,這反映出 iD48 的監聽控制功能遠比大多數錄音介面更加先進。例如,你可以調整衰減級別和其他替代喇叭的增益量,甚至可以反轉一個通道的相位來在單聲道中試聽,最棒的是,單聲道折疊可以路由至單一喇叭,而不是雙喇叭。iD48 可以使用單獨連接的 USB 麥克風來作為對講用途,因此你無需犧牲一個輸入通道來與樂手溝通。

 

除了八個組合輸入和四個輸出外,後面板還擁有兩對 Toslink 光纖插孔,這些插孔可獨立切換至 ADAT Lightpipe 和 S/PDIF 格式,還有 BNC 接頭上的字時鐘輸入和輸出(75Ω終端在軟體中切換),以及主電源的 IEC 插孔。不過,iD48 最有趣的功能是在面板中央的兩對 DB25 連接器。這些連接器是從 ASP880 繼承而來,提供每個前級擴大機通道的可切換輸入。

 

 

控台等級

與 iD 和 ASP 系列的所有產品一樣,iD48 使用 Audient 為 ASP 混音控台開發的「控台前級擴大機設計」。這個電路有所不同,iD48 缺少 ASP880 的阻抗選項和可調的高通濾波器。但整體規格大致相似,無加權的等效輸入噪聲(EIN)達到 -127dB 的驚人成績,大約相當於 A 加權的 -130dB。電位器的增益範圍為 58dB,兩端分別有 10dB 的數位增益和 -10dB 的減衰。耳機輸出可提供 565mW 至 60Ω 的負載,應該能滿足大多數使用情境。在數位方面,iD48 的 A-D 轉換器提供 A 加權 120dB 的動態範圍,而 D-A 端則達到驚人的 126.5dB。兩組轉換器都對齊到 0dBFS 對應 +18dBu 的類比電平。這是廣泛專業使用中最低的標準,有些人可能會希望能夠在 +20 或 +24 dBu 參考電平下操作。同樣地,當你使用其輸入來連接吉他效果器等設備時,可能會希望能夠微調對齊電平以適應不同需求。

 

如同其他 iD 介面,iD48 使用的是通用音訊驅動程式。對 macOS 而言,這意味著使用 Apple 自家的 Core Audio 驅動程式,並且在最低 32-bit 緩衝設定下,以 44.1kHz 取樣率運行時,總延遲為 8 毫秒左右。這對大多數用途來說已經足夠。

 

iD48 可以被配置成獨立的前級擴大機,但在其作為 USB 錄音介面的主要角色中,需要與 Audient 的 iD 軟體互動。我第一次打開這個軟體時,感到疑惑為什麼所有東西都是灰色的,但事實上這就是它的設計。直接觀看時大致都看得清楚,但我會更希望能有亮度控制功能,當從側面觀看時,灰色的線條會消失在灰色的背景中。

 

 

有些控制面板工具提供一個單一混音視窗,使用輔助發送來建立替代的監聽混音平衡等功能。另一些則放棄輔助發送,選擇提供多個更簡單的混音視窗,而這正是 Audient 的做法,讓你能設置一個主混音以及最多四個 Cue Mixes。可用的來源包括八個麥克風輸入、光纖 ADAT 或 S/PDIF 輸入以及五個立體聲 DAW 回送通道。

 

這裡可能會變得有點混亂,因為你的 DAW 可用的輸出名稱看似連接到特定的實體輸出,雖然它們可以這樣路由,但通常不是。舉例來說,名為 Analogue 1-2 的 DAW 輸出實際上預設路由到 iD 混音器中的第一個立體聲 DAW 回送通道。這個通道隨後會進入主混音和 Cue Mixes,這些混音通常會反饋到實體輸出,例如監聽和耳機輸出。換句話說,命名慣例並未考慮到通常在 DAW 輸出與實體輸出之間有一個混音器和路由矩陣的情況。

 

 

什麼來源供應什麼輸出是由 iD 軟體的路由面板決定的,你會在那裡看到一組額外的標有 Line Outputs 的八個 D-A 轉換器。這些位於 DB25 輸出的插入路徑中,無法直接由 DAW 訪問。Line Outputs 可以設置為承載主混音或任何 Cue Mixes,這對於添加外部耳機擴大器非常有用,但最重要的選項是標記為 DAW Analogue 和 DAW ADAT 的設置。這些設置讓某個線路輸出反映相應的 DAW 輸出,來自於第一組或第二組八個通道。例如,將線路輸出 5 設置為 DAW Analogue 會讓它從 DAW 中指定為 Analogue 5 的輸出提供訊號,這同時會供應 iD 混音器中的 DAW 回送通道 5。將同一線路輸出設置為 DAW ADAT 模式則會讓它反映 DAW 輸出 13,這會在第一組 ADAT 輸出的第五個通道中出現,且不會在混音器中顯示。

 

 

全新可切換類比Insert技術

這些選項的存在是為了支援在八個類比輸入上可用的軟體切換 ADC Path 設置。在 Mic Insert 模式下,輸入訊號先經過麥克風前級擴大機,再經由透過 DB25 連接的硬體設備,最後進入 A-D 轉換器,允許你在錄音時打印經過處理的訊號。而在 Mic 模式下,輸入訊號直接路由到 A-D 轉換器,對應的 DB25 輸出則被釋放為額外的線路輸出,這取決於前面提到的路由設定。然而,iD48 的重大創新是 ADC Direct 模式。在這種配置下,前級擴大機的訊號不會被傳送,插入回路會由線路輸出供電,這樣你的外部設備可以處理 DAW 回送訊號,而不是輸入訊號。

 

 

這樣的好處非常明顯。假設你在 DB25 回路的第 5 通道接了一台壓縮器。通過將輸入 5 設置為 Mic Insert 模式,你可以在錄音時把進入該通道的麥克風訊號路由到壓縮器。然後,只需切換到 ADC Direct 模式,你就能在混音時將該壓縮器作為硬體插入來使用,無需重新接線。或者,你可以將多台硬體合成器連接到 DB25 回送上,通過切換 Mic 和 Mic Insert 模式來在錄製麥克風和合成器之間切換,同樣不需要拔插任何設備。由於八個輸入通道都有插入點,你最多可以連接八台外部設備或設備鏈來這樣使用(此時你可能也會考慮添加一個配線盤來管理接線)。

 

如前所述,當設置為 Mic 和 ADC Direct 模式時,DB25 線路輸出始終會鏡像其他 DAW 輸出。這可能會增加一些複雜性,因為你無法同時將同一個 DAW 輸出用於兩種用途。默認情況下,DAW 的主通道可能會對應到類比輸出 1-2,這就使你無法同時將線路輸出 1-2 設置為 DAW Analogue 模式並用作硬體插入。

 

在大多數情況下,DAW ADAT 模式可以簡單地解決這個問題。你的 DAW 所看到的數位輸出從第 11 通道起,通常不會在混音器中有 DAW 回送通道,且通常不會用於監聽,因此在你需要使用硬體插入時,讓線路輸出鏡像這些通道不會有問題。然而,DAW ADAT 模式無法在 Pro Tools 中使用,因為 Pro Tools 要求硬體插入必須使用相同編號的輸入和輸出。由於插入點始終回送到輸入 1-8,因此它們必須從輸出 1-8 發送,這意味著 Pro Tools 用戶必須使用 DAW Analogue 模式,而任何用作常規 DAW 回送通道的輸出都無法用於硬體插入。如果你想在 Pro Tools 中同時使用八個硬體插入,你唯一的選擇是將輸出 9-10(名義上是第一對數位輸出)作為主監聽輸出,從而供應混音器中的最後一個 DAW 回送通道。

 

我曾想過 Audient 是否能通過允許用戶更改 DAW 中輸入和輸出的顯示順序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像 UA Apollo 和 Focusrite Red 這類 Thunderbolt 介面所能做到的一樣。然而,這最終不是 Audient 的責任,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由 Avid 改變硬體插入的工作方式。

 

iD48 的路由選項有點難理解,一部分是因為術語,另一部分是因為在具體主題上還需要更多細節。不過最終這些路由設置還是有邏輯的,儘管要理解它需要稍微思考一下,iD48 獨特的插入切換功能所帶來的可能性絕對值得這點努力。

 

Audient iD48 將 Audient 長期在 iD 和 ASP 系列中完善的技術結合在一起:經驗豐富的麥克風前級擴大機設計、順暢的軟體控制面板工具、精心設計的監控控制功能等等。

 

商品頁面:Audient iD48 24in | 32out USB 旗艦級錄音介面

 

本文譯自:

https://www.soundonsound.com/reviews/audient-id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