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媒體 2.0」這個詞形容了由環球音樂集團(UMG)等大廠推動的音樂串流產業的轉變。過去串流服務專注於吸引更多訂閱者,但現在焦點轉向讓每位用戶的收入最大化。這一演變依靠新的營收模式,針對超級粉絲、獨家內容以及額外服務。然而這套系統最終到底對誰有利?很顯然的絕對不是消費者。

 

Spotify、Amazon Music 與其他大廠正在準備串流 2.0

這些新模式目的為通過地理擴張打入中國、巴西、墨西哥等新市場,並通過差異化的訂閱模式來增強現有訂閱者的忠誠度。UMG 估計到 2028 年可能會有超過十億的付費音樂訂閱者,這強調了串流媒體 2.0 的經濟潛力。聽起來會有非常大量的訂閱收入,但這些錢最終會流向何處呢?

 

這一策略的一個核心部分是「以音樂家為中心」的方法,將串流收入集中於已成名的音樂家身上。UMG 和其他主要市場玩家認為這是為了打擊通過 AI 生成的音樂和假串流數據進行的串流詐騙。然而批評者擔心這會使獨立藝術家和新人被拋棄,因為這系統讓大廠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獨家內容與新訂閱模式:串流媒體 2.0 的驅動力

一些平台,如 Deezer 和 Amazon Music,已經在實施這個新計劃的相關元素,這些元素包括個性化的訂閱等級或針對頂級藝術家的新推廣功能。通過與 Amazon Music 和 Spotify 最近達成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UMG 也獲得了獨家交易,這可能會限制付費用戶對某些音樂家和音樂的聆聽。

 

另一種增加收入的方法是引入新的高級訂閱模式。例如,UMG 計劃與 Spotify 推出一款「超高級」訂閱,可能包括獨家內容、更高音質,甚至特殊活動的優惠。初步測試顯示,未來超級巨星的演唱會或音樂電影可能只能在某些平台上觀看,這個情況在影片串流中已經屢見不鮮。

 

The Weeknd 的演唱會電影只在 Spotify 獨家播放,可能預示了未來的趨勢。Amazon Music 也在通過與 UMG 合作擴展他們的內容,這意味著未來某些音樂家可能只能在他們的平台上串流。而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將不得不採取多重策略,也就是需要訂閱多個平台,才能聽到自己喜愛的音樂。

 

從長遠來看,串流生態系統可能會朝著音樂不再同等的方向發展,而是被獨家合作夥伴關係和高級訂閱所分裂。儘管大廠和平台從這種模式中受益,但獨立音樂家可能會發現要在串流市場上競爭更加困難。

 

至於串流媒體 2.0 是不是真的有進步,這個還有待觀察,還是僅僅是音樂產業商業控制的一步。但可以肯定的是,音樂產業正在邁入一個新時代,粉絲忠誠度、貨幣化方式以及平台角色都將發生劇烈變化。不知怎麼的,我們總是會懷念起黑膠、CD 和卡帶的時代。

 

本文譯自:https://www.gearnews.com/streaming-2-0-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