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想必很多人在選擇監聽耳機時,常常會因為廠牌與型號選擇過多而感到困惑。其實與其盲目找品牌,不如先從你的實際需求出發來挑選。畢竟耳機廠牌百百家,你又怎麼知道哪家會是你的 The best one 呢。
假如你今天的目的是錄音,那就會與混音所要求的耳機不同。甚至近幾年越來越多人會選擇購買監聽耳機來玩遊戲、聽音樂,雖然跟監聽耳機起初設計的初衷不太一樣,但其實也沒什麼問題,只要使用上能習慣就好了。下面會介紹一些注意事項,來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監聽耳機。
在開始前先介紹一些耳機的名詞:
監聽耳機是專門為音樂製作、錄音、混音等專業用途設計的耳機,重點在於「聲音還原度高、頻率響應準確、不添加音染」。
它跟一般耳機最大的差異在於:
一般耳機常會針對某些頻率(如重低音)做「加強美化」,讓音樂聽起來更動聽;監聽耳機則追求中性、真實,讓你聽到「錄進來的聲音究竟是什麼樣子」。
這個應該大多數人都能分辨得出來,但還是提出來說一下。
入耳式耳機是現今最普遍的耳機形式,小巧、可攜性高,是通勤、搭車、日常使用的最佳選擇。藍牙款式更是市面主流。
我們也有關於入耳式耳機推薦的文章,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也能點擊連結去看看:【2025年】5款精選入耳式耳機推薦,表演、追劇、玩遊戲必備!!
優點
缺點
耳罩式耳機常見於音樂工作者、專業混音師與音響發燒友之間。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單體較大,能完全包覆耳朵,並提供極佳的音場與聲音細節還原。
優點
缺點
選擇耳罩式耳機後,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封閉式」還是「開放式」設計。這兩者在使用情境與聲音表現上有很大不同。
封閉式耳機的設計會將耳機單體的背部完全密封,讓聲音僅從耳罩內傳出,達到良好的隔音效果。這種耳機非常適合在錄音或吵雜環境下使用,能防止外部聲音干擾,也能避免聲音從耳機外洩被麥克風收錄進去。
優點
缺點
長時間使用可能會有「耳壓感」
【2025年】5款精選封閉式監聽耳機推薦,價格優缺點一次看!
與封閉式相反,開放式耳機在耳機外殼上會設有開孔或金屬網罩,使聲音能自然向外擴散。這樣的設計能營造更寬廣的音場與自然的聲音定位,非常適合混音、母帶製作或純粹聆聽享受。
優點
缺點
【2025年】6款精選開放式監聽耳機推薦,音樂製作者、混音師、發燒友必備!
錄音時最重要的關鍵字是「隔離度」。你不會想在錄好的音軌裡聽到監聽聲音外洩、或是環境噪音干擾。這不僅會讓錄音無法使用,錄音或混音師可能也會發瘋。因此封閉式耳機幾乎是錄音的標準配備,能有效防止聲音從耳機外洩,也能阻擋外部聲音干擾。
鼓手錄音建議
對鼓手來說,耳機的聲音隔離度尤其重要。建議選擇能達到 25~29dB 以上隔離度 的封閉式耳機,避免鼓聲與監聽音訊互相干擾。此外,由於鼓組聲音偏重低頻,耳機的低頻還原力也是評估重點之一。幸好大多數封閉式耳機在這方面表現都不錯。
電吉他與貝斯錄音建議
如果吉他手或貝斯手是在同一個空間內使用擴大機收音,監聽音量通常需要開得比較大,這時候選擇隔音良好的封閉式耳機會更穩妥。
基本原則與鼓與吉他類似:封閉式耳機為主。只要具備適當的隔離度與音質,即可勝任大多數樂器的錄音需求。
人聲錄音最怕監聽外洩聲音被麥克風收進去,因此一副聲音乾淨、音色準確且不易漏音的封閉式耳機是關鍵。有些耳機甚至針對人聲頻段進行優化設計,如 THE FIRST TAKE 一定會看到的 Sony MDR-CD900ST 就是錄製人聲不錯的選擇。
如果預算有限、又希望一副耳機搞定多種用途,可以考慮半開放式耳機,不過要小心串音問題。如果不確定耳機的設計是否足夠安靜,還是建議選擇封閉式耳機最保險。
錄音階段通常使用封閉式耳機以避免收音問題,但進入混音與母帶製作階段後,需求就完全不同了。此時你需要聽到音樂中最細緻的頻率與聲音定位,因此選擇一副頻率響應準確、聲音自然通透的耳機就非常關鍵。
推薦使用: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耳機
開放式耳機因其自然開放的音場與細節還原能力,長期以來都是混音師與母帶工程師的愛用選擇。半開放式耳機則是提供相對折衷的方案,兼具適度的空間感與基本的隔離能力。
補充建議:準備一副「一般耳機」來對照聆聽
一個實用的小技巧:準備一副「市面上常見的入耳式耳機」作為參考監聽工具。畢竟絕大多數的聽眾都是用平價耳機或手機聽音樂,而不是千萬級的監聽系統。所以在混音完成前,透過平價耳機再檢查一次能幫你發現一些高階監聽中可能忽略的問題,讓你更貼近「真實世界的聽感」。
在嘈雜的舞台環境中,能否聽清楚自己與其他樂手的聲音,是影響表演品質的關鍵之一。無論你是表演者還是舞台音控,選對耳機都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演出者:推薦使用入耳式監聽(In-Ear Monitor)
舞台上最常見的耳機選擇就是入耳式監聽耳機。這類耳機小巧如耳塞,但擁有出色的被動隔音能力,能夠在現場大音壓環境下,讓表演者準確地聽見監聽訊號。許多專業入耳式耳機還搭載多單體設計,如同多聲道喇叭,專門處理高頻與低頻細節,對鼓手與貝斯手尤為重要。
入耳式耳機選擇重點:
隔音效果:避免舞台聲音干擾
頻率範圍廣:能精準還原各種樂器的細節
配戴穩定舒適:長時間演出不易鬆脫
PA / 現場音控人員:推薦封閉式耳罩耳機
現場混音師或舞台監聽工程師則會需要一副高隔離度的封閉式耳罩耳機,用來進行 SOLO 聲部檢查、故障排除、以及在舞台上做緊急調整。在混音位置的環境音壓可能高達 110dB,若耳機的隔離與清晰度不足,很容易錯過重要細節。
小提醒:樂手請自備耳機
如果你的團隊是使用入耳式監聽系統,請務必自備耳機,並盡量選擇同一型號的產品,這樣才能保證每個人聽到的聲音一致,避免因耳機音色差異而產生協調問題。
雖然監聽耳機最初是為音樂製作與錄音而設計,但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人將其應用在娛樂休閒用途上,像是玩遊戲、聽音樂,甚至看電影。監聽耳機憑藉其真實還原、不染色的聲音特性,其實非常適合講究細節的使用者。
玩遊戲:FPS 玩家 vs 一般玩家需求不同
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玩家
若你是重度 CS2、Valorant、Apex 等 FPS 遊戲的玩家,聲音定位精準與空間感就是你最在意的重點。此時會推薦使用開放式耳機,因為它們的音場自然寬闊,能讓你更輕易分辨腳步聲、槍聲的位置。但要注意,這類耳機會有明顯漏音問題,若在共享空間使用可能影響他人。
一般玩家 / 休閒玩家
若你主要是玩 RPG、模擬類或是劇情導向遊戲,只要耳機聲音清晰、配戴舒服即可。這類玩家不拘泥於封閉式或開放式耳機,只要音質與佩戴感符合期待就沒問題。
聽音樂:聲音喜好 + 舒適度為主
如果你是想拿來聽音樂,建議直接以「聲音聽起來合胃口」為第一優先,畢竟每個人偏好的聲音表現不同(例如低頻厚實、或高頻清晰)。監聽耳機雖主打「中性還原」,但各品牌多少還是會有音色上的差異,因此建議試聽後再決定。
此外,長時間配戴的舒適度也是休閒使用者最需要考量的點之一。比起高解析力,不會夾耳、悶熱,才是能否長時間使用的關鍵。
如果是重度的音樂愛好者,記得要搭配一款好的耳機擴大機 / DAC 才能發揮耳機百分百的實力喔!想了解更多耳擴或 DAC 的相關知識的話能點擊連結去看我們的介紹!
【2025最新】耳機擴大機 / DAC 推薦與選購指南:提升音質的五款必備好物!
監聽耳機不是萬用型產品,選錯類型可能會影響工作效率、甚至聽覺疲勞。因此在購買前,建議先從「你會拿來做什麼」這件事開始思考,再來看耳機的結構、設計與預算。
使用情境 | 推薦耳機類型 | 重點需求 |
---|---|---|
錄音 | 封閉式耳罩式耳機 | 隔音佳、不漏音 |
錄鼓 | 封閉式耳罩式耳機 | 高隔離 + 低頻表現 |
混音 / 母帶製作 | 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耳機 | 音場自然、頻率響應準確 |
現場表演(演奏者) | 入耳式監聽耳機(IEM) | 隔噪力強、穩定配戴 |
現場表演(PA 工程師) | 封閉式耳罩式耳機 | 可在高音壓環境中進行 solo 檢查 |
遊戲(FPS) | 開放式耳機 | 音場寬廣、聲音定位明確 |
遊戲 / 音樂欣賞 | 任一類型,舒適最重要 | 喜歡的音色、良好配戴感 |
Hi-X20 在監聽耳機中絕對算是俗又大碗的選擇,頻率響應範圍 12Hz ~ 24kHz 能讓清楚的聽見聲音中的細節,25 歐姆的阻抗也是非常好推動,不需要額外購買昂貴的擴大機,直接接上電腦或錄音介面就能使用。獨家的長衝程振膜技術提供了非常優秀的聲音表現,記憶海綿耳罩也提供了良好的舒適度。
關鍵零件均是使用金屬,這讓他有十足的耐用性與穩定性。並且極低的總諧波失真能提供你極為清晰的聲音。如果是有錄音或是需要隔絕噪音需求的人,Hi-X20 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延伸閱讀:Austrian Audio 推出Hi-X20 ,平價高音質耳機新選擇!
商品連結: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products/austrian-audio-hi-x20
鐵三角的 ATH-M50x 也是到處都看得到有人在使用的知名監聽耳機(小編目前也是使用它),聲音表現還不錯,價格也算平易近人,如果是想購買監聽耳機但不知道從何下手的人,M50x 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高頻的聲音比較刺激一點,購買前能注意一下。
商品連結: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products/audio-technica-ath-m50x
相關文章:【2025年】5款精選封閉式監聽耳機推薦,價格優缺點一次看!
Hi-X65 獲得了許多專業音樂人的一致好評,5Hz ~ 28kHz 的頻率響應也能讓你聽到更多音樂中的細節,與 Hi-X20 一樣也使用了 Austrian Audio 獨家的 Hi-X 長衝程震膜技術,並且開放式的設計讓 Hi-X65 的聲音自然清澈,無論你要用來混音還是聽音樂、玩遊戲都是個好選擇。
相關文章:Austrian Audio Hi-X65 開放式耳機評測
商品連結: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products/austrian-audio-hi-x65
鐵三角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有名的耳機品牌,尤其 ATH-R70x 更是作為他們的旗艦級開放式監聽耳機受到不少音樂人喜愛,如今他們推出了升級版的 ATH-R70xa 。5 ~ 40kHz 的頻率響應讓它得以重現許多歌曲中的細節,470 歐姆的阻抗使用在專業錄音室中也讓它提供了非常優秀的聲音,但要注意若是器材不夠力可能會推不動它,在購買前要注意。
商品連結: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products/audio-technica-ath-r70xa
鐵三角在今年也推出了,上面提到的 ATH-M50x 的開放式版本—「ATH-R50x」。M50x一直都受到許多音樂工作者的喜愛與推薦,而 R50x 則保留的 M50x 的聲音特色,並在這個基礎上改造成開放式耳機,提供了更加自然透徹的聲音與更加寬廣的音場空間感。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升級版的 ATH-R70xa 還是新設計的 ATH-R50x,兩者的價格不僅沒有比原版貴,甚至還變便宜了!有興趣的朋友不訪能關注一下!
相關文章:【2025年】6款精選開放式監聽耳機推薦,音樂製作者、混音師、發燒友必備!
商品連結: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products/audio-technica-ath-r50x
DT880 RRO 做為半開放耳機,展現了足夠的空間感,又減少了漏音的問題,讓很多人愛不釋手。撇除掉上述開放式與封閉式耳機的特點之外,DT880 PRO 還擁有 5Hz ~ 35kHZ 驚人的頻率響應範圍,在聲音的細節上與特色的整合上做得非常好,但比較要注意的一點是 DT880 PRO 有兩種不同的阻抗,一款的阻抗是 80 歐姆,另一款則是 250 歐姆,在購買前一定要確認好購買的規格,確認手邊的設備是否能推動它。
商品連結:https://www.taiwanaccess.com.tw/products/beyerdynamic-dt880
Shure 的 SE215 一直是舞台表演時的常客,許多表演者都習慣使用它來當作舞台監聽,一來是它的降噪效果非常好,最多能夠降低 37dB 的外界噪音。二來是以它小巧的體型卻能提供 22Hz ~ 17.5kHz 的頻率響應。
小編聽說近幾年越來越多射擊遊戲玩家會選擇 SE215 來當作他們"電競耳機",對於一些遊戲玩家而言,比起耳罩式的耳機他們更習慣使用入耳式耳機,所以 SE215 才搖身一變從"舞台演出用監聽"變成了"射擊遊戲用監聽",因此如果有遊戲玩家想升級自己的入耳式耳機的話,這款 SE215 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