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您發來的郵件,以及您為《HiFi+》撰寫 NADAC 配對後續文章所做的準備工作。得知最新升級版的表現遠超您的預期,我們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感謝您願意如此清晰、坦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這可能會招來一些黑膠愛好者的“圍攻”!
下面,我就您提出的這些非常好的問題逐一做出詳細解答。閱讀時,您可以同時參考 NADAC-D Block Diagram,有助於理解我所描述的訊號流向。

 

1. 時鐘恢復模組的作用

您完全正確,在 AES 協議裡,音訊時鐘訊號是嵌入在訊號中並由訊號源攜帶的。在 NADAC-D 中,AES 輸入獲取到時鐘訊號後,會將其送入 MF Advanced Clock Data Recovery System,在系統中重新合成出高品質、適用於 DAC 的內部時鐘。
但 USB 情況則完全不同。USB 音訊傳輸本身並不從訊號源帶來穩定的時鐘訊號。因此 NADAC 的外部 10 MHz 參考時鐘首先進入 NADAC L,並由 MF ZERO-ppm Sync Synthesizer 生成 USB 音訊系統的音訊主時鐘。這個主時鐘與音訊數據會一起傳送到 MF Advanced Clock Data Recovery System,合成出 DAC 所需的精準時鐘。
因此不論輸入是 AES 還是 USB,所有時鐘路徑最終都會匯集到 MF Advanced Clock Data Recovery System。這一環節非常關鍵,因為 NADAC 的真 1-bit DAC 架構需要多路時鐘信號,並且對時鐘精度極為敏感。因此我們的時鐘恢復系統不僅僅是抖動抑制器,它還負責管理時鐘與數據訊號之間的精確時序,以保持卓越的音質表現。

 

2. 有哪些可量化的改進指標?

是的,關於本次升級,我們確實有一些可以在您文章中提及的具體技術改進。我們在時鐘恢復電路中採用了新的 ASIC(專用集成電路),大幅提升了時鐘的穩定性。
具體來說,時鐘系統的上升時間從早期版本的 1.2 奈秒提升至新版本的 600 皮秒。同時我們也優化了 PCB 布局,以獲得更好的訊號完整性。這些改進直接促進了更低的底噪聲和更高的解析度,也正是您在聆聽中所感受到的提升。
進一步補充一些訊息:NADAC D 內部的 Re-clocking 系統穩定度噪聲約為 7 × 10⁻¹³,在頻率偏移超過約 0.7Hz 時都會進行優化。在真 1-bit DAC 架構中,這樣的精度至關重要。
NADAC C 所使用的 OCXO(恒溫晶振)也達到了大約 10⁻¹³ 數量級的劣化水平,體現了極佳的短期穩定度。


通常我們會從三個維度來描述時鐘性能,這三者之間其實是相互關聯的:
頻率準確度 : 這是變化最慢的指標,用來衡量理想目標頻率與實際測量頻率之間的偏差,對聲音表現影響相對較小。
短期穩定度 : 這會直接影響聲音的基礎素質,比如低頻是否穩健、紮實。
相位噪聲 : 這與可測量的音頻指標如 SNR(訊噪比)、THD+N(總諧波失真加噪聲)緊密相關。相位噪聲越低,意味著聲音越乾凈,背景噪聲越低,音樂細節還原也更自然。
NADAC 在時鐘系統上的改進,正是同時針對這三個方面進行優化,這也是您在新版硬體中聽到明顯提升的原因。

3. 時鐘恢復模組與 NADAC C 提供的 10MHz 時鐘之間的關係

NADAC C 提供的 10 MHz 基準時鐘,主要目的是減少長時間尺度下的 Wander 和 Drift,從而保證系統的聲音基礎素質。MF Advanced Clock Data Recovery System 會鎖定在 NADAC C 提供的 10 MHz 基準時鐘上,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生成最終送入 DAC 的 Audio Master Clock。
我們常用一個比喻來解釋:就像沒有一對喇叭能完美涵蓋 20Hz 到 20kHz 全頻段而不產生妥協一樣,沒有任何一個單一的時鐘可以在所有性能維度上都做到完美。因此我們採用多級處理,充分利用不同電路和零件的各自優勢,最終獲得無限接近完美的時鐘訊號。

 

4. 是否也應該為通過 USB 連接的網路播放器提供時鐘?

關於 Jay’s CD 唱盤 :
您說得沒錯,當您用 NADAC C 為 Jay’s CD 唱盤提供時鐘訊號時,它確實能改善轉盤本身的時鐘訊號品質。這種更高品質的時鐘訊號,會逐步傳遞到 NADAC D,從而提升整體音質表現。


關於通過 USB 連接的網路播放器:
即便是通過 USB 連接的網路播放器,也同樣能從 NADAC C 中獲益。NADAC C 的作用會延伸至 NADAC D 的 USB 子系統,通過穩定和優化 USB 音訊處理過程中的時鐘,從而改善 USB 音源的聲音表現。

 

5. NADAC D 的 1-bit ASIC 是否直接由 NADAC C 的主時鐘驅動?
這是個非常棒的問題,絕不是“初學者”才會問的問題!嚴格來說,驅動 NADAC D 的 1-bit DAC 的時鐘,其實是來自 MF Advanced Clock Data Recovery System,而不是直接來自 NADAC C。


NADAC C 的 10 MHz 主時鐘是整個系統的參考基準。但我們仍然需要時鐘恢復模組,因為它不僅消除殘餘抖動,還負責跨時鐘域的時序對齊,並生成真 1-bit 架構所需的多路精準時鐘訊號。因此這不是重覆的工作,而是一個必要的最終環節,確保時鐘精準無誤。

 

總結您所聽到的那些顯著提升——無論是空間解析度、音色密度,還是更低的背景噪聲。都主要來自全新設計的時鐘恢恢復架構,以及整體系統在時鐘精度和穩定性方面的提升。
我們非常重視您對 NADAC 的體驗和見解。如果您還有其他技術方面的問題,我們非常樂意為您解答,也願意與《HiFi+》的讀者分享這些資訊。
此致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