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 Audient 只有 27 年的歷史,但他們的創始人早在70 年代就開始了大型音控台的開發工作,並將很多優秀的設計延續到了錄音介面產品上,這也是 Audient 錄音介面如此特別的原因。

 

提到 Audient,大家就會想到好的音質,但也就只有這一個印象。當各個錄音介面廠商都在專注於DSP 效果器的時候,Audient 卻一反常態,非常佛系。但 Audient 卻在一個功能上非常領先 ——OTG 和 Loopback ,他們也是首批在錄音介面增加這個功能的廠商。

 

看似作風 “老派”,有時又很 “激進”、“時髦”。帶著眾多疑惑,我們在上海樂展有幸採訪到了 Audient 的 CEO Simon Blackwood ,他將揭秘 Audient 產品背後的開發歷程。

 

M:Audient在專業領域深耕了很長的時間,有著豐富的大型音控台的設計、開發和製作經驗。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Audient 的品牌故事?

 

A:要將我們豐富多彩的 27 年歷史概括為幾句話是很難的,但我們可以這樣說!

 

我們的創辦人David Dearden 在 70 年代曾在倫敦的 Advision Studios 工作過。當時他是一名工程師,但他抽出時間創造了音控台,John Lennon在他的 Ascot Sound 工作室(可以說是第一個家庭錄音室)錄製Imagine時就使用了這個音控台。

 

https://www.solobeatlesstudios.com/recording-equipment-of-ascot-sound-studios

 

後來,他為披頭四樂隊的另外兩位成員製作了控台,並由此開始設計和製作控台。

 

20 世紀 80 年代初,David 創立了 DDA 品牌,主打類比錄音控台,在中級錄音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然而,在對 DDA 公司的生活日益不滿之後,他和我一起在 27 年前在英國創立了 Audient 公司,其基本原則是設計乾凈、透明的錄音電路,允許後期處理訊號染色,以滿足混音工程師的創意構想。

 

案例:


最近,我們將同樣的設計原則應用於我們獲得 TEC 大獎的錄音介面系列,這些產品目前已在全球約 100 萬台電腦上使用,所有介面都使用 ASP8024-HE 訂製設計的獨立 A 類麥克風前級,提供同樣純凈的音質。

 

我們專注於設計易於快速獲得出色音質的產品,並在 DAW 軟體中進行加工,而不是設計功能過多的產品,以免混淆和妨礙創作過程,因為我們發現 “少即是多”!

 

M:由此看來 Audient 在大型控台領域已經頗有建樹,為何你們會進入錄音介面市場?

 

A:當我們看專業音訊市場時,事情發生了變化。專業控台的需求減少,錄音介面市場隨著小型工作室和錄音室的增加而增長,現在我們70%的收入來自錄音介面。

 

這在專業音響行業並不奇怪,這是目前的市場情況。最近,我們剛賣出了第100萬個錄音介面產品,所以我們現在是桌面音訊領域的主要參與者,當然還有其他主要品牌,我們一直以他們為目標前進。雖然我們規模較小,但是我們保持謙遜,充滿雄心。

 

M:Audient 使命原本是“通過技術的力量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專業的音質”,而這個使命似乎在近期有所變化,請問原因是? 

 

A:“透過技術的力量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專業的音質”,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因為我們已經賣出了 100 萬個錄音介面設備。

我們新的使命是:音訊和影片的專業取樣、監聽和直播傳輸。

在保留原來使命的同時,為我們的品牌帶來了新的方向和重點。事實上,今天在樂器展上展示的 iD Stream OTG 就是體現新使命宣言的首批產品。

 

M:Audient 錄音介面優秀的音質也是眾多用戶青睞的原因之一,為了保證優秀的音質,Audient有什麽特別的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我們在行業中的主要價值是麥克風前級,它是來自Audient ASP 控台的A類獨立前級麥克風前級設計。該設計貫穿於我們的整個產品系列,無論您是在錄音室中使用 Audient ASP 控台,還是在旅途中使用 iD4,都能保證獲得同樣著名的 Audient 聲音。

 

我們的錄音介面採用了離散的電路設計,而大多數其他錄音介面都是基於晶片的,因此是矽制的——這些晶片的聲音很中性,如果你聽市面上很多錄音介面,它們的聲音都差不多,因為它們使用了相同的組件。而我們使用的是離散式的控台麥克風前級,沒有其他錄音介面產品能聲稱有這種來自經典控台的血統,而我們已經生產控台27年了,這就是我們的傳承。

 

全類比、分立式 A 類控台麥克風前級,加上精心的 ADDA 元件設計和選擇,無論你身在何處,Audient 錄音介面都能保證每次都能獲得錄音棚品質的音質。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通常選擇音質最好的元件,而不是性價比最高的元件,這使我們的產品有別於那些傾向於按價格設計的競爭產品。

 

M:Audient 錄音介面的設計非常簡單直觀,控制軟體也很易於操作,沒有過多花哨的功能。這在當前來看有點 “特立獨行”,因為其他廠商現在都在發展DSP技術,讓錄音介面擁有越來越多功能,而 Audient 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

 

A: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客戶的工作流程,我覺得我們的工作是讓工作流程變得簡單。

 

我們不需要通過數位技術複製歷史控台的聲音,因為錄音介面的前級就是來自 Audient 的控台,它能提供乾凈透明的聲音。我們相信這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如果你想讓聲音變得 “髒” 一點,或是與眾不同,你完全可以在軟體中進行加工。

 

我們的理念是完全乾凈、完全透明、低噪音、寬帶寬的錄音。如果你想要添加聲音風味,比如壓縮器,你也可以這樣做。我們能提供乾凈的聲音基底,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工。但如果你錄音時已經在前級掛了壓縮,後續加工的空間反而變小,因為初始錄音已不再是乾凈的音源了。

 

新客戶或者是剛接觸錄音介面設備的音樂人常常遇到的困難是,他們被要求像電腦專家一樣操作設備。大多數音樂人彈吉他時,他們真正想要的是聽到演奏的聲音,而中間的調整部分則是非常複雜的部分,我們的工作就是盡量讓這部分流程變得簡單。這樣你不就需要成為聲音工程師,當好音樂人就可以了。

 

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電腦,那就更複雜了,因為這個操作系統本身很具挑戰性。於是問題就來了:你只是想彈吉他,或者你是個歌手,但突然間你需要先成為電腦專家,同時還要成為聲音工程師。這非常複雜,而且對於更廣泛的市場來說,問題在於如果人們不能立即獲得想要的聲音,享受這個過程,他很可能不會再做第二次嘗試。

 

因此,快速的滿足感和簡單的工作流程是關鍵。一些競爭對手的產品功能非常豐富,但我們的錄音介面非常簡單,聲音乾凈,且易於使用。因為正如我剛才所說的,如果你想加工聲音,那就交給軟體來處理吧。

 

樂器和Plug-ins是為了獲得乾凈的聲音,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太多不同的旋鈕。因為最糟糕的情況是,你要強迫一個人變成音響工程師才能用你的產品。我們應該讓用戶只做他們想做的事情,所以簡化複雜的錄音流程就是我們的工作。

 

 

M:Audient 的錄音介面擁有低於行業標準的底噪表現,很多專業音訊用戶和內容創作者都是因為這個原因選擇了 Audient 的錄音介面,是否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Audient 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A:在電路設計的每一個階段,提供盡可能純凈的訊號路徑並降低噪聲,一直是 Audient 的工程設計目標 —— 這是我們的創始原則,在我們設計產品的 27 年中,我們始終堅持這一理念。

 

我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這是基於多年經驗的優雅設計工程,以及對設計細節各個方面的不懈關注:

我們在錄音室中實際 “聆聽 ”電阻值、公差和不同供應商元件的聲音!
我們有一個 ASP8024-HE 音樂製作工作室和一個完全基於 PMC 的 ORIA ATMOS 9.1.6 工作室。

我們在 PCB 接地、軌道寬度和布線、ADDA 中使用的高級矽片等方面採取同樣的方法,精心挑選聽起來最具 “音樂性” 的電路設計。

任何產品的好壞都取決於其電源,USB 電源設計具有挑戰性,因為早期 USB 1.0 電腦的輸出功率低於 USB 規格,我們必須對其進行補償。

現在,USB 2.0 和 USB 3.0 能夠提供更大的功率,可提供 48v 麥克風幻象電源,因此我們現在可以提供無需電源插座的移動錄音產品。

 

M:Loopback通道,是眾多中國用戶期待的功能。iD 系列經典款已經擁有一條Loopback通道,這次 iD4/14 Stream OTG 增加了 3 個Loopback通道,能否跟我們分享幾個最佳的應用場景?但有一些初學者用戶會擔心設置的操作過於複雜,Audient 是否考慮到了初學者的易用性?

 

A:在使用多個軟體時,多個Loopback輸入和輸出對於任何內容創作者和直播主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能為你的音訊路由提供極大的靈活性。

 

有了多個 Loopback 來源,你就可以將音訊傳輸到不同的軟體,或從不同的軟體傳輸到音訊,從而為你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如果你已經通過 OTG 端口將音訊傳輸到手機,同時你還可以使用Loopback訊號源,通過 OBS 等程式將同步直播傳輸到電腦,這樣就可以同時將音訊傳輸到兩個平台,為你提供更好的直播體驗,也為你的觀眾提供更好的直播聲音體驗。

 

但正如你所說,這可能會變得複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設計圖形用戶界面(GUI),使其簡單直觀。此外,我們還在 audient.com.cn 網站上用中文製作了許多簡單易學的影片教學,指導客戶完成設置過程,確保他們的上手體驗盡可能簡單。

 

M:我們看到新款 Audient iD4 OTG  和 iD14 OTG 都提供了 3 個 USB-C 接口,並且可以同時連接手機和電腦,為什麽要設計 3 個 USB-C 接口呢?可以說一下這些設計背後的使用邏輯嗎?關於如何傳輸數據,以及供電等……

 

A:在研究直播用戶和內容創作者的需求時,我們發現他們在將音訊串流到手機之前,都在使用電腦製作和處理音訊。因此,我們知道需要將用戶的所有直播媒體和音訊連接要求集中到一處,並在麥克風、電腦和手機之間有效地創建一個無損的音訊橋梁,最終為用戶提供功能強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當然,由於用戶長時間使用手機將影片和音訊傳輸到抖音和 BilliBilli 等平台,我們很快就意識到 ——手機電池很快就會耗盡,我們需要為手機提供充電功能。這就是電源直通端口發揮作用的地方,因為它能讓用戶將電源插入設備,並將電源直通到相關的 OTG 端口,這意味著用戶的手機只需通過一個 USB 連接就能接收音訊和電源,前提是手機支持 USB-C。因此,現在用戶不會出現停止直播才能充電的情況。

 

M:iD4/14 Stream OTG 積極響應了中國的市場需求,相信會有很多非專業音訊領域的用戶關注到 Audient 的這兩款新產品,尤其是直播領域。請問 Audient 是如何洞察到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的?未來是否還會繼續為中國市場進行產品優化甚至開發產品?

 

A:有趣的問題!

我們的產品和營銷團隊一直在關注市場的發展。

中國現在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在許多方面引領著全球直播市場的發展(例如 OTG)。

我們一直與我們的代理商密切合作,最初的 OTG 創意就來自我們的代理商,他們幫助 Audient 緊跟中國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期望。

 

iD Stream OTG 是這種合作的完美典範,它結合了 Audient 的類比和數位設計專長,除了常見的安卓和蘋果操作系統手機平台外,我們還支援 HUAWEI 的鴻蒙操作系統,以確保我們滿足中國用戶的功能和使用期望,甚至未來支持更多的功能。

 

國際市場尚未了解 OTG 概念的威力,因此專門針對這一市場的國際品牌並不多,我們將Audient的iD系列發燒級品質帶入中國OTG市場,因此可以說iD Stream OTG是我們在中國的第一個特定產品系列。

 

文章轉載自 https://www.midifan.com/

轉載文章請注明出自 Midif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