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想要透過Podcast來分享專業知識、生活點滴或美食遊記等內容,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嗎?近兩年相當火熱的podcast無論在空間、場地、設備、剪輯上的軟硬體需求都更為簡便,本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從零開始製作Podcast以及所需要用到的設備與錄音軟體,以及分享如何上架到收聽平台,帶領您邁向錄製並且發表自己的第一檔Podcast!
文章目錄
一、什麼是Podcast?
二、需要那些錄音器材?
三、剪輯後製
四、節目上架
五、Podcast套組
2021年Apple與Spotify兩大收聽平台相繼推出訂閱制的服務,鼓勵創作者提供更優質的內容創作給聽眾付費訂閱,也意味著未來將朝向更多精緻化與專業內容的節目方向發展。
錄製Podcast會需要用到那些器材呢? 簡單整理如下:
監聽耳機為錄音工作用途設計的耳機,提供平坦的頻率響應和最小失真。因為錄音需聽聲音是正確的,需要一副能將聲音精準再現的監聽耳機,忠實還原錄好的聲音不添加任何渲染。可透過錄音介面的直接監聽或是軟體內建監聽功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數位音樂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簡稱DAW),用來處理數位錄音的軟體。將類比訊號透過錄音介面送進電腦後,需要一個軟體來作儲存編輯及混音後製。市面上有免費的,例如Audicity或Garage Band也有需要付費的,你也可以直接使用錄音介面所附贈的錄音軟體。
聲音是 Podcast 傳遞的主要媒介,音質好壞會直接影響使用者體驗,也會影響聽眾繼續聽的意願,一般常見的問題:
1.噪音&環境迴音過大
2.不同段落間的音量不一致
3.段落過於冗長
4.缺乏片頭、片尾等素材
以上這些都需要透過剪輯與後製去作處理,良好的後製會讓節目的音質與內容提升,也能幫助你增加更多粉絲與排名。
另外.平台上傳音檔常見的輸出格式為MP3 音檔,音檔導出後用請用耳機與喇叭檢查聲音品質,並且注意所使用音樂/音效素材版權,最後則要保留軟體工作檔案,已備未來更改段落的可能。
當節目後製完成,最後一個步驟就是上架到網路串流平台。主要的Podcast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 。目前Podcaster大都是透過上架Hotsting服務商將節目一次上架到多個平台,在操作上來說也非常方便,目前主要的Hosting服務商有:國外:Anchor(Spotify)與國內:Sound On與Firstory(KKBOX),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使用。
看完以上關於器材的介紹,會不會覺得錄音器材很多很複雜?要怎樣開始下手挑選?其實市面上已經有很多為Podcaster設計好的套組,可以省下你不少時間。英國錄音介面品牌Audient在2020年推出全新的EVO系列,專為Podcaster所量身打造的,具備新手友善的自動增益設定以及Loopback功能,對剛開始接觸錄音的朋友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根據節目人數的需求不同,可以從EVO 4 Podcast套組(1-2人)或EVO 8 Podcast套組(2-4人)挑選,可以參考以下的表格:
KOL現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