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我們經常被問到為什麼 iD 和 EVO 錄音介面不支援 192kHZ,因為畢竟更高規格的數字不是更好嗎?嗯,在這種情況下,並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取樣率”的含義。
為了在數位世界中錄製類比訊號,錄音介面需要對訊號進行曲樣並將這些採樣保存在電腦的 1 和 0 中,並且每秒需要多次執行此操作。取樣率只是解釋了每秒採集的樣本數量,kHz 表示每秒取樣 1000 個。因此,例如 48kHZ 取樣率僅意味著每秒採集 48,000 個樣本。
所以,當然,每秒更多的樣本代表著更多的細節和更好的音質,對嗎?不完全是…
當樣本在類比數位轉換器 (ADC) 中轉換回類比訊號時,所有樣本都會被過濾以消除樣本之間的階躍,從而提供平滑的輸出。因此,即使樣本數量加倍,ADC 也會重新創造完全相同的波形,如下圖所示。
不同取樣率的示例
然而,如果訊號的頻率快於採樣率,那麼這些取樣就不能正確地表示導致失真的訊號,發生這種情況的頻率被稱為奈奎斯特頻率,正好是採樣率的一半。
由於採樣率而未捕獲高頻訊號的圖表
這有一個實際例子是直升機旋轉葉片的頻率太快而無法通過相機快門速度“採樣”,從而導致奇怪的失真,例如:
例如,96kHz 採樣率將產生 48kHz 的奈奎斯特頻率。
為了阻止發生在奈奎斯特頻率上的失真,轉換器通常會有一個濾波器來阻止高於該頻率的任何音頻。這意味著採樣率將影響訊號中的最大頻率。
過濾器圖的圖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耳通常最多只能聽到大約 20kHz 的聲音,因此即使是最低的常用採樣率 44.1kHz,其奈奎斯特頻率約為 22.05kHz,仍然可以準確表示所有頻率。人類的聽覺,因此為什麼它自 80 年代末以來就被用於 CD。
話雖如此,用於阻止高於奈奎斯特頻率的訊號的濾波器有時會導致接近奈奎斯特頻率的頻率電平出現波動,稱為“通帶紋波”。
通帶紋波圖
消除這種紋波的最簡單方法是簡單地將其提升到我們聽不到的頻率,這就是更高的取樣率(例如 96kHz)出現的地方。96kHz,其奈奎斯特頻率為 48kHz 意味著濾波器不會需要開始削減頻率,直到遠遠超出人類聽覺的程度,這意味著根本聽不到任何通帶波紋……完美!
192kHz 的取樣率肯定會將紋波推得更遠嗎?理論上,是的!但是此時您很快就會看到收益遞減,因為紋波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聽覺範圍,即使在 96kHz 時也是如此。使用如此高的取樣率的缺點是它會使用更多的硬碟空間,並且您的 PC 更難以實時處理。因為 192kHz 每秒採集的樣本數量是 96kHz 的兩倍,所以它需要兩倍的硬盤空間來儲存,並且需要電腦在相同的時間內處理兩倍的數據。這不是很好,特別是當沒有比 96kHz 有太多優勢時。
192kHz 取樣率有什麼優勢嗎?好吧,如果您對樣本進行非常劇烈的時間拉伸,那麼使用更多樣本可以幫助減少時間拉伸過程中的偽影,但是對於現代算法,這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最終,支持高達 96kHz 使我們的工程師能夠優化我們的轉換器,以便在我們的產品範圍內提供乾淨、中性和準確的聲音,而不僅僅是追逐更大的數字來在規格表上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