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開始踏入創作的世界,不論是音樂、影片、直播、還是 Podcast,這些創作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都需要一款好的麥克風,才能創作出更優質的作品。

 

不管是打造家庭錄音室、製作音樂或主持 Podcast,麥克風都會大大影響你的聲音品質。動圈式麥克風因其多功能性、耐用性及適應性,是許多情況下的理想選擇,尤其是針對語音、大音量音源或舞台表演等環境都能提供良好聲音品質。

 

說到麥克風,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可能是動圈式麥克風電容式麥克風,但他們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因為兩者的運作原理不太相同,導致他們的特性也不太一樣。

 

兩個最大的差別主要在於"靈敏度",動圈式麥克風靈敏度較低而電容式麥克風則較高,所以電容式麥克風能夠接收到更細微的聲音。但並不是電容式麥克風就一定比動圈式麥克風來得更好,一來是電容式麥克風需要使用"幻象電源"額外供電。

我們以前有寫一篇文章專門介紹幻象電源,不想看文謅謅的文字介紹的話,我們也有拍攝影片講解,有興趣的人能看看。

 

【影片連結】:幻象電源1分半短影音介紹

【延伸閱讀】:什麼是幻象電源Phantom Power

 

二來是在一些場合需要盡量避免收到其他的聲音,例如樂團表演或是多人同時錄製的 Podcast,就會盡量避免收到其他樂器或是其他人聲進而造成干擾。

 

為此我們挑選出多款適用於不同場合的動圈式麥克風,無論是音樂製作、Podcast 錄製,還是現場演出,希望能幫助你選擇適合你的理想麥克風。

 

CP值推薦—Shure SM57 

Shure SM57 是錄音界的傳奇動圈式麥克風。即使你不熟悉這個名字,你也一定聽過它,因為它已經是業界用於吉他及小鼓的收音標準配備。

 

SM57 在設計上沒有一般麥克風常見的金屬網罩,這能讓你把它更貼近吉他音箱,放置在幾乎緊貼網布的地方,捕捉最理想的吉他音色。與此同時,它的設計非常適合應對高音量的聲源,因此特別適合用在小鼓上。只要對準調校好的小鼓中央,你就能錄下非常棒的小鼓音色。

 

SM57 的抗離軸噪音能力在很多錄音場合中表現也十分出色,是專業錄音師理想的麥克風設備。它的製造品質也是不在話下,無論是現場演出還是錄音室裡,SM57 的工藝品質讓它的抗摔打能力非常好(當然還是盡量不要做這種傷害麥克風的事會比較好)。

 

SM57 的品質是有目共睹的,但他的價格卻意外的親民,完全不像是專業錄音室設備的應該會有的價格。因此如果你的預算有限,但又想要擁有一款專業的錄音室等級麥克風,那麼 SM57 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表演推薦—Shure SM58

Shure SM58 在全球的舞台上隨處可見,因為它優秀的抗噪性能,以及內建的防噴罩可以有效減少爆音和其他雜音。對於現場音控工程師來說,SM58 的實用性非常高,讓許多歌手、製作人愛不釋手。

 

SM58 的特色是它那球形的金屬網罩,能夠防止歌手靠得太近而導致爆麥。內建的減震架也讓它非常適合一些喜歡拿下麥克風四處走動的歌手。

 

許多人誤以為 SM58 和 SM57 這兩支麥克風是新版與舊版的差異,但實際上他們兩者除了功用不同以外,長的也完全不一樣,雖然它們確實有些相似之處。SM58 專門針對人聲設計,因此在處理其他樂器上表現不如人聲。但他們兩個最大的特色都是非常堅固,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對於他們的印象這麼好的原因之一。

 

此外,近期 Shure 推出了 一百週年紀念款的 SM58 ,全黑的外型以及無開關的設計,讓 SM58 整體變得更加低調且時尚,喜歡 SM58 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

 

Shure SM58 100週年 黑色限量版

直播、Podcast推薦—Shure MV7+

Shure MV7+ 是一款專為 Podcast、廣播開發的動圈式麥克風,Shure 在 MV7+ 中加入了先進的 DSP (數位訊號處理器)功能,如即時降噪和數位防爆音濾波器,確保即使在嘈雜的環境中也能錄製出清晰的聲音。

 

改良的自動音量調節模式能根據使用者的距離和音量自動調整麥克風增益,動態優化音量。不過,這些功能僅限於 USB-C 模式下使用。此外 ShurePlus MOTIV 應用程式提供了豐富的音訊設置控制,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微調音效。

 

MV7+ 在聲音隔離和清晰度方面表現出色。透過 USB 直接連接後解鎖的額外功能,如自動音量調節、數位防爆音濾波,甚至加入 Reverb (殘響)的功能,讓最終錄音幾乎不需再進行任何後製。對於追求快速且簡單操作,並同時獲得高品質聲音的使用者來說,MV7+ 在這個價位範圍內幾乎是無可挑剔的選擇。

 

Shure 特別強調了自動音量模式,它可以根據使用者與麥克風的距離自動調整增益和音量設定。這代表當你靠近或遠離麥克風時的輕微動作不會影響聲音動態。

樂器收音推薦—Austrian Audio OD5

Austrian Audio OD5 是在奧地利手工製作,並經過嚴格的測試,因此品質和穩定性有一定的保證。配備了 Austrian Audio 精細的 Swivel Joint 結構,這種結構能夠讓麥克風達到 220 度的旋轉,大大優化了麥克風的擺設問題。因此無需對麥克風支架進行繁瑣或耗時的調整,可以精確地放置在任何你想要的位置上。

 

接著是 Austrian Audio 的開放聲學技術,這讓你可以更精準的定位麥克風。前面提到的 Swivel Joint 設計可保持音頭的位置,避免聲學干擾,再加上 OD5 擁有極其精確的心型指向性,這代表即使是麥克風後面的音源也能傳遞到麥克風。

 

而 OD5 動圈麥克風則以其主動動態電路聞名,這確保即便你是使用長度較長的線材,訊號品質也不會受到負面影響。

 

OD5 在錄製大鼓、小鼓、吉他和管樂器方面表現尤為出色,但它的功能性多到你會發現它在各種錄音場景中的表現也同樣出色。

High-End高階款推薦—Schoeps V4 U

Schoeps 在設計 V4U 時,工程師們希望將小振膜麥克風技術的優勢與大振膜設計的聲音特質結合在一起。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將一個指向性的小振膜膠囊設置在一個斜角壓力板內。這種配置有效地將膠囊的直徑擴大到約 33 毫米,並對非軸向聲音產生與大振膜音頭類似的壓力增強效果。

 

這樣的設計實現了非常平滑的軸向響應,從 150Hz 到 2kHz 基本上保持平坦。低頻端幾乎不明顯地逐漸減弱,在 50Hz 時下降約 2dB(當然,這取決於聲源的距離),高頻則有一個溫和的 2dB 增益,大約在 4kHz 到 15kHz 之間,並在 22kHz 恢復到平衡。整體響應範圍在 50Hz 到 22kHz 之間,誤差不超過 ±2dB。

 

在非軸向響應上,同樣表現得非常平滑且線性,大約從 7kHz 開始輕微滾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從 50Hz 到 7kHz,前半球的極性圖保持一致,而超過 7kHz 時,指向性略微變窄。低於 1kHz 時,它是一個完美的心形指向性,而在超過這個頻率後,隨著向超心形指向性轉變,後向的尾端開始出現。即便如此,後向的衰減從未低於 14dB,且在 1kHz 以下,它的衰減超過 25dB。

 

除了這種創新的設計外,V4U 還配備了全新開發的無變壓器電子元件。電路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一個緊湊的電路板直接安裝在音頭後方,並配有表面貼裝 FET 阻抗轉換器。電源和平衡訊號線通過可調整的支架傳到麥克風主體內的供電和輸出驅動電路。當然這會需要用到幻象電源,但其耗電量相當低,僅 3.3mA,即使是最弱的幻象電源供應也能輕鬆供電。

 

V4 U 的聲音呈現自然和順滑的特性令人印象深刻。雖然有一定的存在感提升,但這是非常溫和且細緻的,能夠為聲音增添一點清晰度與聚焦感,但不會提升過度導致唇齒音或摩擦音變大聲。細緻的多層網罩和中央外側桿設計在防爆音上也表現得極為出色。低頻雖然會隨著聲源距離的變化而受到影響,但在正常的工作距離下,V4 U 有非常溫和的低頻增益,音樂性十足而不會過於明顯。

 

由於這支麥克風的頻率響應控制得很好,且大多數情況下相當平坦,使它在應對各種男性和女性聲音時都能保持出色的一致性。V4 U 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可靠的多用途工具,而不僅僅是適合某些特定聲音的人聲麥克風。